通知公告
暑假即将来临,许多家长正准备给孩子报各种课外培训班、兴趣班。沈阳市消费者协会在此提示广大消费者,近年来,涉及课外教育培训投诉量激增,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数据显示,2019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教育投诉6495件,比2018年同期增长8.15%。截至今年6月底,沈阳市消费者协会及12315指挥中心受理的课外教育培训类消费投诉已有95件。因此,报名参加课外培训班,一定要理性选择、科学消费,谨防权益受损——
提示一:理性选择,莫被宣传噱头诱惑
暑假期间各种培训班、兴趣班大量发放广告,以特聘请名师、专家授课,教学质量高、针对性强、价格优惠等噱头宣传,家长一定要理性对待,可通过试听课仔细了解培训班情况后决定是否报名;根据孩子自身需要、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,合理选择;尤其是要综合考虑孩子是否喜欢去培训班、是否能坚持、假期是否出行等因素,不要冲动报名,导致退费困难。
提示二:查看办学资质
家长和学生在报名参加培训班前,要注意查看培训机构有无教育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、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等资质,要详细了解师资力量、教学水平、教学环境及设施等是否与宣传一致。
提示三:认真签订合同
报名交费时,一定要签订合同,要对培训班的授课时间、授课内容、授课费用、遇事如何顺延、如何退费等内容进行详细了解;培训机构若更换老师,对改变授课地点、不能保证教学质量等违约行为应承担的违约责任等了解清楚;对培训机构的各种口头承诺,尽量要求写进合同。同时,认真逐项查看合同条款,谨防培训机构利用格式条款,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。
提示四:学费不要预付太多
不要被交款时间越长,金额越多,折扣越多的条件所诱惑,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交费方式,尽量选择周期短、金额少的预付方式。
提示五:妥善保管相关凭证
交款后,要及时向培训机构索要发票等相关消费凭证,并妥善保管。注意查看凭证上收费单位与实际办学单位是否相符。一旦权益受损,要及时与培训机构沟通,协商解决;协商不成,要向教育部门反映,或携带相关证据到消费者协会投诉,也可拨打12315专线进行投诉。沈阳晚报、沈报融媒记者苏慧婷
- 2019-07-17课外培训班报名别盲目 理性选择科学消费
- 2019-07-17中国医大与浑南共建科研转化基地5年内打
- 2019-07-17沈阳:医大一院浑南院区手术中心正式启
- 2019-07-172019年上半年沈城环境空气质量“成绩单”
- 2019-07-10河南七旬老人四战高考:要冲刺500分 目标